4/9教學省思日誌
1. 【校園安全意外傷害的防治學習單】
昨天聽過了護士阿姨詳細的解說,如何預防校園意外傷害後,為了瞭解小藍鯨是不是都記住了,我們特地針對安全講座設計了一份學習單,讓較早入園的幼兒,運用空檔的時間完成這份學習單。
學習單的內容共有兩題,第一題:小朋友,請你從下面幾張意外傷害的圖片中,將需要以冰敷處理的狀況圈出來;第二題:聽過了護士阿姨的講解,小朋友一定也學到了很多,請在下面的方框中,畫出我在學校會怎麼注意安全的方法。當我們將學習單發下時,會向幼兒解釋題目的內容,再讓幼兒寫學習單。
在幼兒填寫的過程,小喬老師很快的便發現到,第一題下面的三張圖片,由左至右呈現的狀況分別是:跌倒流血、臉部腫起和咳嗽,護士阿姨在安全講座中便有強調,流血是不需要冰敷的,撞到東西腫起來才需要冰敷,但可能是我們在找圖片時,沒有注意到第一種狀況的圖片易導致幼兒誤會,在一開始解說學習單的題目時,也沒有特別的講述每張圖片的內容,因此容易造成幼兒誤會,小藍鯨直覺都是圈選狀況一(跌倒流血)需要冰敷,我們發現了這樣的狀況後,便趕緊一桌桌的向幼兒釐清三張圖片的狀況內容,詢問他們每張圖片的狀況可能是什麼?哪種狀況才是需要冰敷的?經過了這樣的釐清,幾乎所有的小藍鯨就改成圈選第二張圖片(臉腫起來)為需要冰敷的狀況。
經過了這次的事件,讓我們更瞭解到在製作學習單時,圖片清楚以及教師事前解說的重要性。至於第二題請幼兒畫出預防校園意外傷害的方法,多數的幼兒都能夠畫出具體的方法,部分幼兒更能畫出多種方法或是以對錯方式對比,只有少數的幼兒畫的是傷害發生後的處理方式,不過也都顯示了小藍鯨都有很認真在聽安全講座,也期待講座內容可以有效預防傷害的發生。
2. 【明水時間】
明水時間小喬老師帶水墨區,齊齊老師帶視聽區。
今天水墨區有好幾位幼兒都是之前有選過此區的,對於水墨區的收拾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因此今日的活動內容進行的較為順利,在最複雜的收拾動作,也都有許多小幫手主動表示要幫忙洗筆、洗盤子或是洗水槽,所以一下子就將環境整理乾脆,也因為這樣,小喬老師在還沒有10:30,提早了約五分鐘便讓各班幼兒開火車回到班上,此時泡泡龍班的老師來提醒小喬老師,勿必準時讓幼兒回到班上,以免太早放人,會造成幼兒回到班上沒有老師在的情形發生,很感謝泡泡龍班老師的提醒,下次如果再遇到提早收拾好的情形,小喬老師會運用作品分享的方式控制時間,讓幼兒在適當的時間回到班上。
3. 【永安學習-聲音的振動實驗設計圖】
由於在之前小藍鯨便已經在圖畫紙上畫下想做的聲音實驗初步概念圖,因此今天小喬老師從中挑選了幾張畫得不錯的概念圖與幼兒分享,在分享過後,告訴幼兒今天要畫的是更進一步的設計圖,於是拿出維尼親親手冊,請幼兒分享如果要做的實驗是「在鐵盒中裝球」,那麼設計圖該怎麼畫?因為之前有畫過設計圖的經驗,因此多數的幼兒都能夠說出要在上面的框中畫實驗內容,下面的小方框則是要畫出需要用到的材料;為了讓所有的幼兒都了解要做的事,小喬老師便再次強調,並請幼兒複誦,接下來便是發下初步概念圖與維尼親親手冊,讓幼兒進行畫設計圖的活動。
幼兒畫好後便會來請老師寫上主題名稱、日期和圖畫的內容,我們也可以發現部分的幼兒會自己寫上日期,而圖畫的內容也能夠清楚的列出需要用到的材料,只有少數幼兒需要老師提醒幾點遺漏之處,畫好設計圖後,明天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做聲音的振動實驗啦!
*與實習輔導老師研討之紀錄*
在第一個部份所提到關於<校園安全意外傷害的方治>學習單圖片造成幼兒誤會的部份,老師除了提醒我們要盡量找清楚的圖片外,還可以在圖片的下方打上名稱已提醒幼兒,如果老師有將狀況打在下方,幼兒看見便會來詢問老師上面寫的是什麼字,這樣老師也會再跟幼兒說一次,或是會自己認字的幼兒也能夠了解該圖所代表的意義,也能夠幫助我們的學習單更加完整。